close

有鑑於許多朋友都懷疑我到肯亞純粹玩樂,速發一篇工作心得澄清。

在肯亞找非營利組織不難,數以千計的NGO,針對教育、醫療、環境、人權等議題奮鬥著,許多都有來自國際的經濟支援或志工勞力,大部分的NGO,都希望吸引更多國際資源。我透過AIESEC這個全球性的青年組織找到Matibabu Foundation(matibabu在史瓦希利語為治療之意),一個由肯亞和美國人共同創辦的醫療NGO,已算是頗具規模。他們開設了一間在肯亞西部鄉村的醫院,並同時被委外經營兩間診所,工作部分大多由肯亞人在當地負責,但部分資金來自美國,每年有四十到近百位國際志工(大多是來短期執業的醫生、護士),主要投入他們在鄉村醫院的工作。

100_0004  

 ▲和部分同事朋友們在Eastleigh診所前合照。

我主要工作的地點是在首都Nairobi郊區Eastleigh(近年來索馬利亞難民的主要聚集地之一)的診所,隸屬於國際移民組織(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, IOM),但因經營成效不佳,便委由Matibabu Foundation管理。由於大學時分子生物學的研究背景,我一開始承接的工作,大都在醫療檢驗的實驗室。一開始工作上不算是很有組織,NGO的負責人與我說可以幫忙把資訊數位化,除了原本的手寫記錄醫療檢驗結果外,用電腦記錄下來,並教他們如何有效率地作記錄。於是,我便一邊學習、或在技師的監督下做簡單的醫療檢驗:包含血型、瘧疾、尿液、愛滋病、肺結核、糞便感染等,一邊用excel記錄檢測資料,並做一些簡便的統計圖表。

實驗室一天大概做五十個左右的檢驗,都集中在早上。Matibabu接管這間約有十位員工的診所後,聽說已經多看了很多病人(聽說我們NGO接管前,這間診所一天限定只看約二十位病人),但事實上,他們還是把病人的數量控制在約五十人,多的就請他們明天早點來。每天早上看完後若沒有特別的活動,大部分的員工下午兩點左右就下班了。我一開始覺得有點怪,後來發現這邊的常態就是這樣,或許因為多看點病人也沒多賺,所以他們會覺得要少看一點,能兼顧到看診的品質以及他們自己的生活。有時會覺得他們有點懶散,但又想到他們在肯亞生活要面臨許多窘迫之處(例如交通搭車要塞兩小時),工作效率自然有所犧牲。像我這個在實驗室的朋友,白天在診所工作存錢,準備以後念正式的大學,晚上還要上課,完成類似專科的學位。 

 IMG_3663  

▲實驗室由一人負責所有醫療檢驗,常常桌上都放著七、八張紙條,準備寫上各個不同檢驗的結果。

在實驗室做了約莫兩周,雖大致沒什麼問題,但仔細想想,卻發現我實際上的幫助有限。一來,我走了之後,實驗室的夥伴還是得全權負責所有的醫療檢驗,二來把資料輸到電腦裡,他們也沒有網路能串連資訊,醫師、藥局、實驗室都還是靠手寫的單子溝通。仔細思考後,發現最好還是能開始一項新計畫,並盡量在走後交由此診所的員工們永續經營… (待續)      

Matibabu Foundation: http://www.tibafoundation.org/matibabu/

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Migration (IOM): http://www.iom.int/cms/en/sites/iom/home.html

      

arrow
arrow

    阿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